新的應用和接入技術對光網絡的帶寬要求越來越高。同時,終端用戶對性能的期望值也在提高,從而產生了更嚴格的服務等級協議(SLA)。此外,運營商在設施和TCO方面受到限制,自動化程度也不高。當前,技術正朝著更大容量和OTN到用戶邊緣的方向發展,以減少時延。固定、移動和企業融合(FMEC)戰略將有助于降低成本。
一種全新的基于波長選擇開關(WSS)的匯聚技術正發展成熟。典型的接入環帶寬利用率很低。以前,運營商選擇在匯聚站點終止波長,通過電層調度,再通過光傳輸到網絡核心。其成本是光電光(OEO)轉換。另一種解決方案是將光直接從接入一直延伸到核心。這種方案的成本是在非滿負荷情況下所消耗的資源。隨著流量的不斷增長,OEO轉換增加了時延,基于光層調度的解決方案開始具有吸引力。基于WSS的解決方案的前期主要成本是WSS。
基于WSS的優勢包括:
· 全光時延性能
· 全光網絡空間占用和功耗
· 在匯聚站點進行調度,實現最佳資源利用率
優化的城域100G和400G也具有很強的吸引力。城域相干DSP不需要超長距DSP的所有功能,從而節省空間和功耗。通過集成的收發功能,可插拔模塊可進一步縮小尺寸和降低功耗。
針對傳統的固定OADM架構,可以通過支持多環的靈活ROADM進行現代化改造。傳送ROADM也可以替代CO站點的FOADM。
伴隨著硬件更新,軟件更新也顯得非常重要。當前的網絡管理系統可以支持自動波長規劃、業務開通和性能優化。
應用:催化和加速網絡增長
?最新的應用
數字經濟、企業業務上云,以及5G使能的應用共同催生了更多光連接的需求。世界經濟正在迅速擁抱數字交付業務。企業已經開始了從內部到上云的IT轉型。5G接入正在使能一系列應用,包括以視頻為核心、物聯網、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。
圖1:全球數字經濟、云服務和5G
數據來源:Omdia
上述的三種宏觀動態將驅動核心層需要更大容量,并將大帶寬需求進一步延伸到網絡邊緣。
?最新的接入
除了5G連接增長,PON網絡也在迅速擴張。在疫情爆發之前,光進銅退的進程已經開始。在家辦公、網課、家庭娛樂急劇加速了家庭環境對高質量帶寬的需求。
技術趨勢
?網絡邊緣大容量
隨著視頻業務和云業務的增長,對網絡邊緣更大帶寬的需求愈發顯著。除了原始帶寬的增加外,最終用戶還提高了對業務性能和業務封裝因素的期望。
?降低時延
最終用戶更傾向于極致的時延性能。從消費者娛樂的角度看,最終用戶對游戲場景中的遲滯非常敏感。視頻消費者,能夠立即發現抖動問題或者時延導致的視頻質量劣化。對于高端的企業客戶,時延可能是決定業務成敗的關鍵因素。核心業務也嚴重依賴于時延性能。
?OTN到網絡邊緣
大容量和低時延的趨勢正在推動運營商選擇光/OTN下沉的解決方案,從網絡核心到網絡邊緣。OTN是一種保證確定性性能的技術。OTN可以支撐并確保滿足時延SLA。
?固定移動融合
另外兩個網絡趨勢是固定移動融合,以及消除不必要的光電轉換,即“網絡多跳轉發”。隨著光下沉到網絡邊緣,所有固定、移動業務和接入類型都可以一跳到核心。針對傳統SONET/SDH網絡,可以進行OTN改造,消除不必要的網絡逐跳轉發。
運營商面臨的挑戰
?光纖、電源和機架限制
除了識別和推出與用戶不斷提高的期望值相匹配的新業務,運營商還需要滿足額外的限制條件。可用光纖資源可能有限。而部署新光纖是昂貴的,而且可能是不切實際的,在某些情況下甚至不可能實現。所有運營商都非常關注總體的電力成本,并不斷尋求減少電力消耗的方法。CO站點和共站部署的空間,也是有限的。機架空間的緊缺會阻礙設備部署和網絡發展。
?滿足更嚴格的SLA要求
企業和消費者群體對SLA的期望更高。運營商有義務滿足更嚴格的SLA要求。
?TCO 攀升
總擁有成本(TCO)的攀升是不可避免的。 特別是,在過去幾年中,電力總成本的重要性急劇上升。資本支出一如既往地被放在首位。運營商正在尋求簡化流程的方法,實現自動化,以減少運營成本的消耗。
?缺乏自動化
運營商正在不斷努力改善所有的操作流程,包括業務激活和開通。運營商希望從被動的網絡監控發展到更有預見性。
運營商需要開發下一代業務方案,并且推動操作轉型,從而更加自動化。
本文作者:Omdia傳送研究總監Ian Redpath