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CC訊 根據Synergy Research Group的數據,全球已知的數據中心項目數量為497個。考慮到超大規模企業已宣布計劃在2025年投入超過3150億美元擴展其云容量,未來可能還會有更多項目上馬。然而,這些項目往往會被延遲,這意味著急需的計算能力可能無法如期投入使用。但這種情況并非不可避免。
Foresight Works聯合創始人、牛津大學研究員Atif Ansar告訴Fierce,盡管Foresight的軟件可以跨行業使用,但通過與資助數據中心建設的私募股權公司合作,該公司能夠利用這些項目的特權信息優化其模型。最大的收獲是什么?過度樂觀是項目進度的殺手。
“從宏觀層面來看,關鍵風險不是電力或供應鏈問題,”他解釋道。“根據我們的研究,根本原因在于人類對時間估計的偏差。”
這并不是說電力限制不是問題——它們確實是問題,并且可能需要兩到六年的時間來解決,根據CBRE的數據。但Ansar表示,電力和供應鏈的交付時間是已知的。忽視這些因素以預測更快的建設時間是不明智的。
“按時按預算交付項目非常困難。對于數據中心來說,10個項目中有9個會延遲,平均延遲時間為34%,”Ansar表示。實際上,這意味著一個預計兩年的數據中心項目“可能會變成三年”。
這并不是一個新問題。Ansar在攻讀博士學位期間研究了大型項目的動態,并于2018年與Igor Shifrin共同創立了Foresight,以解決跨多個行業普遍存在的項目管理問題。數據中心目前占Foresight業務的40%左右,客戶包括Iron Mountain、Compass Datacenters和Airtrunk等。
Ansar指出,鑒于數據中心項目的互聯性,某一領域的延遲可能會對整個項目時間表產生多米諾骨牌效應。這是一個大問題。
“延遲非常糟糕,”Ansar說,他指出租戶可能會退出,開發商可能會面臨SLA罰款,并同時承受通貨膨脹和固定成本的壓力。“三個月的延遲基本上可以抹去數據中心的凈現值。因此,你可能運營數據中心10年,但從經濟和回報的角度來看,你可能永遠無法達到投資者的初始預期,”他補充道。
那么,解決方案是什么?更好的規劃。是的,真的如此。
Ansar表示,行業急于行動,以至于公司通常沒有花足夠的時間進行前期規劃。解決方法是“慢思考,快行動”。這種方法的最大優點是,由于數據中心項目往往相似,建設者可以一次性進行深入思考,并創建一個可以在未來項目中復制的原型時間表。
但這只是第一階段。第二階段是執行這些經過深思熟慮的計劃,而這正是當今行業的一個弱點,因為公司往往將太多責任委托給現場施工團隊。Ansar表示,公司團隊應與項目保持密切聯系,并每周審查進展和時間表,以避免最后一刻的時間表意外。此外,應培訓基層員工像高管一樣思考項目。
“這不是信任問題,而是責任問題,確保項目人員獲得他們所需的支持,”他說。
Ansar警告說,那些不改進做法的數據中心建設者將面臨嚴重后果。“那些繼續使用煙霧和鏡子手法的人將面臨破產風險,這將損害人們預期的數字。”